[摘要] 11月18日上午,鞭炮声中,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沙窝管理站红柳长廊护林点的5位护林员和他们的家属一起,庆祝搬了新“家”。当天,哈巴湖管理局的18个护林点全部迎来“乔迁之喜”,131名护林员有了新“家”。
哈巴湖建林中小屋留得住干劲足 护林员迎乔迁之喜
本报讯 (记者 吴宏林 实习生 谭景元)11月18日上午,鞭炮声中,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沙窝管理站红柳长廊护林点的5位护林员和他们的家属一起,庆祝搬了新“家”。当天,哈巴湖管理局的18个护林点全部迎来“乔迁之喜”,131名护林员有了新“家”。
哈巴湖自然保护区是我区防沙治沙的主阵地,几十年来一代代护林员坚守在126万亩的沙海之中,种草植树,护林防火,使昔日风沙肆虐的毛乌素沙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提高至48.2%,11.25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变成绿洲,使450万亩草原、24万亩农田和200余公里公路免受风沙危害。
然而,几十年来,护林员的居住条件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改善。“有的护林点还在使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土坯房,雨来漏水,风吹进沙,危险四伏。”高沙窝管理站站长牛惠林告诉记者,由于居住条件差,很多护林员只好住在家里,往往使保护区在夜间处于保护的“真空”状态,给偷牧等行为有了可乘之机。今年7月,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方筹集了900多万元资金,建设了18个“林中小屋”——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的新护林点。同时,配备了地暖、电视、厨具、家具等生活设施,让护林员有了崭新而温暖的家。
“现在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做梦都没有想到有这么好的工作环境。”护林员陆文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饭菜,一边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后再也不会为生活发愁了,我们会全身心投入到管护工作中,守好这片沙海绿洲。”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